音乐幼教专家郭芳玲诚挚推荐 最适合幼儿聆听的音乐专辑
法国VICTORIE MUSIC 为孩子精选出最美的乐曲
带孩子探索不同乐器演奏的20首经典名作
音乐幼教专家郭芳玲诚挚推荐 最适合幼儿聆听的音乐专辑
聆听优质音乐 培育高EQ的易养型幼儿
为学龄前的宝贝累积音乐经验 培养音乐的听想能力
本专辑收录法国亲子音乐品牌VICTORIE MUSIC专为幼儿精选的20首古典乐曲,作品涵盖巴洛克、古典到浪漫乐派,皆是知名作曲家的经典曲目。录製时特别搭配不同乐器的独奏,启发宝贝的小耳朵认识更多声音,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备的音乐专辑。
01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: Sonate KV 331, La marche turque
Piano∣René Calmels
土耳其进行曲 / 莫札特 乐器/钢琴
此曲选自有「音乐神童」美称的莫札特第11号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,他在这个乐章使用「土耳其式的停顿」(Turkish stop),模仿18、19世纪相当流行的土耳其军乐队的敲击声响,并直接标明「土耳其式的」(Alla Turca)。虽然是奏鸣曲的第三乐章,但乐曲结构上却没有使用奏鸣曲式,而採用类似迴旋曲的风格,让具有土耳其风的主题反覆出现,也让这首充满异国风情的作品流传至今。
02 Piotr Illitch Tchaikovsky : Variations sur 《Le lac des cygnes》
Hautbois∣Christophe Grindel
天鹅湖变奏曲 / 柴可夫斯基 乐器/双簧管
《天鹅湖》(Swan Lake)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第一部芭蕾舞剧。讲述一位被施魔法变成天鹅的公主奥杰塔(Odette),如何找寻真爱战胜邪恶,最后恢复人形、与王子长相厮守的故事。此曲为《天鹅湖》第二幕「湖畔」(Beside a lake)场景的配乐,是此剧最具代表性的主题乐段。不同于剧中加入竖琴伴奏,本曲以双簧管独奏出中板从容的旋律,带出天鹅湖的凄美与优雅。
03 Claude Debussy : Arabesque n°1
Harpe∣Christophe Saunière
第一号华丽曲阿拉贝斯克 / 德布西 乐器/竖琴
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布西的《两首华丽曲阿拉贝斯克》(Deux Arabesques),创作于1888~1891年间,属于德布西早期作品,是典型的浪漫主义小品曲。「阿拉贝斯克」原意是「阿拉伯风格」,意指阿拉伯式建筑或装饰上蔓藤花纹的线条感。乐曲使用了大量的分解和弦来呈现线条感,手法圆滑如水波流动,充分展现阿拉伯风格。虽然是早期作品,但仍可从曲中感受到德布西透过音乐刻画景色的独特创作风格。
04 Ludwig Van Beethoven: Hymne à la joie, 9e symphonie
Flûte∣Patricia Kraeutler
第九号交响曲第四乐章-欢乐颂 / 贝多芬 乐器/长笛
《欢乐颂》又被称为《快乐颂》,选自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的第四乐章。第九号交响曲首开先例,在第四乐章加入人声合唱,歌词改编自德国诗人席勒(Fr. von Schiller)诗作《欢乐颂》(An die Freude),此手法也使第九号交响曲有了「合唱」的别称。此外,《欢乐颂》被选为欧洲联盟的盟歌与欧洲委员会的会歌,统称为《欧洲之歌》,足以了解《欢乐颂》在欧洲古典音乐中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05 Jules Massenet: La méditation de Thaïs
Violon∣Anne Gravoin
泰伊思冥想曲 / 马斯奈 乐器/小提琴
法国作曲家马斯奈所创作的歌剧《泰伊思》(Thais),故事描述14世纪时,一位名为泰伊思的埃及交际花,原本过著纸醉金迷、不求永恒的浮华生活,却在修道士阿塔纳耶尔(Athanael)感化下,皈依宗教。不料,修道士却爱上泰伊思,恋情最后无疾而终,以悲剧收场。此曲描述善良美丽的泰伊思在修道士的劝说下顿悟觉醒,一开始小提琴悠扬的乐音,缓缓奏出宁静祥和的心境,中段转调则象徵她内心的矛盾与转折,是该剧最富盛名的一段小提琴乐曲。
06 Traditionnel: Sur le pont d'Avignon
Clarinette∣Éric Lamberger
在亚维侬桥上 / 法国传统歌谣 乐器/单簧管
亚维侬是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省的一个城市,曲名《在亚维侬桥上》并非真的有「亚维侬桥」,指的是位在亚维侬的圣贝内兹桥(Pont Saint-Bénezet)。本曲是一首传统的法国歌谣,其历史可追溯至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,不过当时的旋律完全不同于今日,我们现在听到的版本是法国作曲家阿道夫‧亚当(A. Ch. Adam)重新谱曲,并编入1853年的轻歌剧中传唱至今。
07 Johann Sebastian Bach: Prélude, suite n°1
Violoncelle∣Stéphane Geoffroy
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-前奏曲 / 巴赫 乐器/大提琴
德国作曲家巴赫的《无伴奏大提琴组曲》共有6组(BWV 1007-1012),大约创作于1717-1723年他担任科腾(Cothen)宫廷乐长期间,每一组包含6个快慢不同的乐章。以第一号为例,便有前奏曲(Prelude)、阿列曼德(Allemande)、库朗(Courante) 、萨拉班德(Sarabande)、小步舞曲(Minuet)、吉格(Gigue)等。本曲除了演绎巴赫作品中的分解和弦、音阶进行、自由展技等技巧,更多了即兴风格在其中,是大提琴经典曲目之一。
08 Eric Satie: Gymnopédie n°1
Harpe∣Christophe Saunière
第一号吉诺佩第 / 萨提 乐器/竖琴
吉诺佩第是法国作曲家萨提在1888年创作的钢琴曲,共有3首,本曲为第一号,也是他的代表作。吉诺佩第原意即是古代希腊为讚美阿波罗(Apollo)或酒神戴奥尼修斯(Dionysus)等诸神而举行的祭典,当时就读巴黎音乐院的萨提著迷于古希腊文化,受到古希腊文化影响而创作这套作品。本曲如同萨提在谱上所标明的「缓慢且有如忧鬱的」(Lent et douloureux)一般,恬静、哀愁与优雅的风格,丝丝入扣,深植人心。
09 Antonio Vivaldi: Sonate en sol RV 28
Hautbois∣Christophe Grindel
g小调奏鸣曲 / 韦瓦第 乐器/双簧管
韦瓦第出生于巴洛克时期的义大利威尼斯,是巴洛克时期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。韦瓦第的创作集中于器乐曲,由于他也是一位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,因此又以小提琴作品居多。原作是以双簧管加上低音乐器(Basso Continuo)的奏鸣曲型态,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色之一,即是作曲家并不指定伴奏乐器,也因此随著低音乐器的不同,作品的诠释也有所不同,这也是巴洛克音乐的迷人之处。
10 Frédéric Chopin: Polonaise n°3
Piano∣René Calmels
第三号波兰舞曲「军队」 / 萧邦 乐器/钢琴
波兰舞曲为三拍子的中等速度舞曲,发源于16世纪、流行于17世纪的宫廷,它是一种配合典礼仪式所产生的舞蹈音乐,通常带有雄壮威严的气势。波兰音乐家萧邦,一生中创作了多首波兰舞曲,其中应属军队波兰舞曲最为著名。有别于萧邦作品中常见的强烈叙事性与抒情性,本曲展现了军队明快有力的特色,让本来就带有一些军队色彩的波兰舞曲,更增添了一股情绪昂扬、气魄宏大的气势。
11 Fernando Sor: Étude n°5
Guitare∣Amelia Mazarico
第五号练习曲 / 索尔 乐器/吉他
生于1778年的西班牙作曲家索尔,同时也是一位吉他演奏家。有「吉他界贝多芬」之称的他,主要作品有吉它奏鸣曲、变奏曲、练习曲等。虽以吉他作品著称,但索尔的创作领域其实很广,作品涵盖歌剧、交响乐、弦乐四重奏、钢琴曲等等,风格属于典型的古典乐派。这首索尔练习曲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,包含了左手指法、和絃练习、按弦手法等技巧,加上优美的旋律,堪称是吉他练习曲中的经典之作。
12 Claude Debussy : Syrinx
Flûte∣Patricia Kraeutler
牧神之笛 / 德布西 乐器/长笛
《牧神之笛》是法国作曲家德布西于1913年所创作的长笛独奏曲,原先是他为好友穆雷(G. Mourey)的戏剧《生灵》(Psyché)所创作的配乐。描述牧神潘(Pan)演奏用芦苇製成的排笛,故取名为《牧神之笛》。这首充满神话色彩的作品,具有浓厚的抒情与幻想风格,节奏複杂且需要高度演奏技巧,将长笛的乐器特性发挥到极致,因此被视为长笛演奏不可或缺的曲目。
13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: Variations sur《Ah! vous dirai-je maman》, d’après
Clarinettes∣Éric Lamberger
小星星变奏曲 / 莫札特 乐器/单簧管
奥地利作曲家莫札特著名的《小星星变奏曲》,是以当时在法国非常盛行的歌曲《妈妈请听我说》(Ah! vous dirai-je, maman)为主题旋律所创作的钢琴变奏曲。由于后来被改编成童谣《小星星》广为流传,故又称《小星星变奏曲》。原曲由主题与12段变奏所构成,主题轻巧可爱,12段变奏中分别变化了节奏、旋律以及和声,将原本单纯的主题乐句呈现出多变的风格,使乐曲听起来活泼而跳跃。
14 Gabriel Fauré: Berceuse
Violon∣Anne Gravoin
摇篮曲 / 佛瑞 乐器/小提琴
法国浪漫乐派作曲家佛瑞承继名师圣桑(C. Saint-Saëns)非凡的作曲技巧,对于现代法国音乐发展有著深远的影响。此曲由小提琴奏出抒情纯淨且具高度技巧的旋律,1880年由佛瑞亲自首演后大获好评,各种改编版本纷纷出版成册,成为佛瑞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。
15 Domenico Scarlatti: La sonate 483
Mandoline∣Christian Séguret
A大调奏鸣曲 / 史卡拉第 乐器/曼陀林
意大利作曲家史卡拉第以其555首键盘奏鸣曲著称,一般认为他是巴洛克时期作曲家,但其音乐风格影响了其后的古典时期,是少数几位从巴洛克时期跨至古典时期的音乐家。本曲如同史卡拉第其他的奏鸣曲一样都只有单一乐章,曲式上使用二段体而非奏鸣曲式。由于史卡拉第长期服务于葡萄牙与西班牙宫廷,他的作品受到当地民间音乐的影响,乐曲中时常带有伊比利色彩,乐句的音型与不和谐感使人联想到吉他音乐,亦是其作品特色。
16 Johann Sebastian Bach: Badinerie
Flûte∣Patricia Kraeutler
b小调管弦组曲-诙谐曲 / 巴赫 乐器/长笛
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巴赫共创作4组管弦乐组曲(BWV 1066–1069),每组管弦乐组曲都包含7首曲子,在乐曲的安排上,第一首是〈序曲〉(Overture),第七首则是轻快幽默的〈诙谐曲〉,中间则是5首风格各异的舞曲。本曲选自第二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七首,由长笛独奏,乐曲中充满著欢欣愉悦的气氛,曲风俏皮有活力,是此组曲中最受欢迎的曲目。
17 Johannes Brahms: Berceuse
Harpe∣Christophe Saunière
摇篮曲 / 布拉姆斯 乐器/竖琴
浪漫时期德国作曲家布拉姆斯,在1868年为了祝贺友人生子,创作了这首《摇篮曲》。本曲属于三拍子的圆舞曲,简短的前奏后紧接著二段体的歌曲,伴奏旋律优美,布拉姆斯使用了许多切分音,模仿母亲摇著孩子睡觉的动作,整部作品风格细腻温馨。时至今日,《摇篮曲》的旋律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知名且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之一,无数的孩童都曾聆听著此曲进入梦乡。
18 Georg Philipp Telemann: Deuxième fantaisie en fa
Cor anglais∣Christophe Grindel
第二号幻想曲/ 泰勒曼 乐器/英国管
德国作曲家泰勒曼是巴洛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,在当时,他的声望甚至超过人们所熟悉的音乐之父巴赫。泰勒曼的作品不仅有传统的巴洛克对位技法,并加入义大利的歌剧色彩和法国管弦乐的优雅。和巴赫一样,泰勒曼的作品数量也极为丰富,他留下了4000多部作品。此系列为小提琴、长笛独奏所写的幻想曲,虽然小巧精緻,却充满著泰勒曼的音乐风格,旋律流畅而活泼,色彩明快写意。
19 Traditionnel : Greesleeves
Guitare∣Amelia Mazarico
绿袖子 /英国传统歌谣 乐器/吉他
《绿袖子》是英国传统歌谣,于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便开始流传在民间,典雅的旋律中带有一丝凄美,是一首古老而哀伤的情歌。莎士比亚(W. Shakespeare)的喜剧「温莎的风流妇人」(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)中,也有提到此曲。《绿袖子》经过长时间的传唱,改编过不少版本,其中以佛汉•威廉斯(R. Vaughan Williams)的「绿袖子幻想曲」(Fantasia On Greensleeves)最为著名。
20 Ernesto Köhler: Adieu
Flûte∣Patricia Kraeutler
告别 /科勒 乐器/长笛
科勒是19世纪义大利的长笛家兼作曲家,受到同为音乐家的父亲启蒙,1869年开始职业长笛家的生涯,一生创作过的长笛作品超过100首,包含练习曲、二重奏以及独奏曲等等,被视为当时最杰出的长笛家。本曲选自科勒《25首浪漫练习曲》中的第十三首,虽为练习曲,但其优雅流畅的旋律,让练习曲不只是琢磨技巧的工具,同时也是美好浪漫的音乐篇章。